感受古都魅力 听场北京老戏园子的京剧

  • 2017-04-20 08:08:44
  • 北京旅游网

作为的老北京人的“精气神”——京剧肯定是大家日常生活的必须!胡同里,大爷们哼着京剧,遛着弯儿拿着收音机,声音洪亮地播放着京剧选段,奢侈一点的就到戏园子里点上一壶茶、一盘瓜子儿,看着舞台上精彩的京剧表演,时不时喊上一句好!北京人的生活自从徽班进京开始,伴随着北京人的生活直到现在。咱们现在,就瞅瞅那些至今“生龙活虎”,还在每天上演着京剧、曲艺表演的老戏园子,让你们还能真真切切感受着古都的魅力所在。

北京湖广会馆

北京湖广会馆始建于1807年,坐落在宣武区虎坊桥西南隅。东为虎坊路,北临骡马市大街,南与北京工人俱乐部为临,西为居民住宅区。现门牌为虎坊路3号。是一座雕梁画栋、磨砖对缝青水墙的建筑群,呈现皇宫内院的金碧辉煌,却也玲珑剔透颇具王府风范。湖广会馆是湖南、湖北两省旅京人士为联络乡谊而创建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寓或届时聚会,至今已有200年历史,是目前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之一,也是按原有格局修复并对外开放的第一所会馆。

该馆原址曾为清代达官名流的故居。据史料记载,乾隆嘉庆年间的历任大臣都在这里居住过,如:刘权之、王杰等。中国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先生曾五次来到北京湖广会馆,在这里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大会宣布了国民党的成立,此后多次在此召开党内会议。许多梨园界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如:谭鑫培、陈德霖,京剧名票王直君等。湖广会馆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经过百年的风吹雨打,会馆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破不堪。为了保护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资源。1984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湖广会馆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价值被进一步确认。1986年12月北京市政协常委、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开济同志提出了修复北京的旧会馆建为戏剧博物馆的建议,此提议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随即视察了湖广会馆,作出修复北京湖广会馆的决定。经过各界人士多方奔走与长期努力,历时十年时间,修复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1996年4月北京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宣告竣工。

同年5月8日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戏楼,四周墙壁是经过工人师傅仔细考察研究继而恢复的博古彩绘,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匾,抱柱楹联长达一丈六尺,上联写“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下联配“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古香古色的八仙桌整齐排列,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重修后的会馆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古朴幽雅、阁楼宽敞、雕梁画栋、曲径通幽,以其特有的古朴与典雅成为北京南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经过长时间的文物征集工作与紧张的筹备,1997年9月6日,北京湖广会馆作为北京市第一百座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宣布成立。湖广会馆的修复,又为北京增添了一处新景点,不但开发了旅游资源,也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湖广会馆也是宣武区委、区政府定的首批宣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目前,北京湖广会馆分别由大戏楼、文昌阁、宝善堂与风雨怀人馆组成。博物馆门前有一口井名为“子午井”,称其为“子午井”是因为据史书记载,在子时(零点)、与午时(正午12点),从此井打上的水异常甘甜,而其它时间井中的水皆为苦涩的。井的两侧立有两座石碑,分别由梨园名宿时慧宝和徐兰沅所书,记载了梨园前辈为贫苦的同行购置义园的(坟地)的过程及捐款数目。重张至今会馆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会馆的领导及工作人员都在不断的努力,致力把会馆打造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一流会馆。

现今,湖广会馆经过修葺,门前的广场上抽象的脸谱雕塑,洋溢着民族文化的时代气息。新建的传统照壁使会馆的外观更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容光焕发的大戏楼为海内外的游人提供了一座“原汁原味”的东方古典剧场。如今这里已是集观光、游览、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具有古都风貌的旅游胜地。

演出贴士:

演出时间:晚场:周二至周日晚上20:00

演出内容:北京德云社相声大会下 午 场:周六、周日下午14:30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城虎坊路3号

票  价:散座:20、40、60、80、100元/位     

                 包厢:正包:200元/位        

                 侧包:60元/位

订票售票:每周五起预订下周演出门票,周六起窗口发售下周演出门票

咨询电话:010-83551680

售票处工作时间:10:00-20:30

正乙祠

正乙祠原是明代古寺,由于明中叶日渐发达的商业和商业文化,周边兴起的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等商业街使之成为供奉着财神爷赵公明及招财、招宝、纳珍、利市的庙宇。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正乙祠被浙江籍在京商人购置,集资共建银号会馆,目的在于“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公元1710年,为了有一个更为理想的“集会之所、饮食宴乐之地”,浙商再次购地于和平门外西河沿这块商业区,经过一年多的营建,新正乙祠于公元1712年落成,内设戏楼,大堂供集会,装潢豪华考究,有《正乙祠碑记》。至清乾隆年间,正乙祠已成为京城内的著名戏楼。

正乙祠为整体木结构建筑,临街为九间倒座北房,进深五檩带前廊,正中为朱漆广亮式大门,院内偏东有南房三间,五檩加前廊硬山式。庭院东西长,南北短,两排客房南北对应。西部为戏楼,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东西面阔三间(两梢间为戏楼入口),南北进深十二檩,二层卷棚歇山顶,室内梁架明露,绘有彩画。戏楼正中罩棚即池座,可容纳观众200余人;南面为戏台,坐南朝北,四角立柱,三层结构,有地下室,顶上二层设木雕花罩,开有方形孔道,设有吊钩,供演神怪戏演员升降或运送道具用。台口左右四个角上各有一个水瓮,装满水后可作调音之用。如此完整的舞台装置,在康熙年间亦十分罕见,因此,被当代誉为“中国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戏台北、东、西三面设楼座,进深一间三檩,二层上加披檐,侧面有架空木梯通二层楼座,楼座设“卐”字花板栏杆,雕花木挂檐板。戏台两侧柱子上书一副对联,曰“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短短24个字,将正乙祠的前世今生紧密相连,意味深长。

《北京的老戏园子》一书的作者侯希三先生说,作为独特的人文景观的会馆,最早是些驻京的官吏为乡里来京科考的举子、赴京候任的官员而设的馆舍。正如《正乙祠碑记》上所写,“逐所便易,则不惮涉山川、背乡井,往远至数十年而不返。”后来,随着商业往来的频繁又有了行业会馆。和湖广会馆这种地方会馆不一样的是,正乙祠属于行业会馆,又名银号(约等于今天的金融业)会馆、浙江银业会馆。行业会馆内多设有神殿、戏楼、厅堂、客房,“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既是同乡公人一起敬神祈福的场所,又是集会议事、宴客娱乐的会场。每逢春秋吉日,大摆宴席,约请戏班。再后来,会馆渐渐式微,到现在,仅存的大多成了酒馆、茶园或戏楼。正乙祠便是照着这样的模式走过来的。来的频繁又有了行业会馆。和湖广会馆这种地方会馆不一样的是,正乙祠属于行业会馆,又名银号(约等于今天的金融业)会馆、浙江银业会馆。行业会馆内多设有神殿、戏楼、厅堂、客房,“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既是同乡公人一起敬神祈福的场所,又是集会议事、宴客娱乐的会场。每逢春秋吉日,大摆宴席,约请戏班。再后来,会馆渐渐式微,到现在,仅存的大多成了酒馆、茶园或戏楼。正乙祠便是照着这样的模式走过来的。

作为中国保留至今最完整的纯木质结构戏楼,正乙祠在戏曲的历史中和许多戏曲名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京剧创始人程长庚、卢胜奎,京剧大师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人都相继在此登台。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就数梅兰芳了,梅兰芳的京剧造诣享誉全球,从祖父梅巧龄到幼子梅葆玖,梅氏祖孙四代都先后在正乙祠戏楼进行演出。

地址:北京东城区新中街乙12号3号楼412室订票热线:400-619-8848

三庆园

三庆园,又名“三庆戏院”,坐落于前门大栅栏街18号,是一家以京剧演出为主的老戏园子。据1842年版《梦华琐簿》记述“今日三庆园,乾隆年间宴乐居也。其地昔甚广大,今当铺亦从此析出。又其旁有六合居,亦其地也”。嘉庆元年(1796)更名为三庆园,开始以演戏为主业,生意兴旺,与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一同被誉为“京城七大戏楼”, 距今已有220年历史,曾见证了京剧从萌芽、形成、成熟到高峰的全过程。

清代北京内城禁戏,戏园、茶园一类的娱乐场所多置于外城周匝,而戏园则以前门外大栅栏周边最为集中,步入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的大栅栏,随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高低错落的各色建筑,杂七杂八的旗幡招牌。这片区域,不仅有雕楼画栋的中式传统木结构建筑,也有简洁明练、洋味十足的民国范小楼,而戏园则几乎清一色的为中式传统建筑。

三庆园的门脸儿是一座两层高的通天门楼,两根通天木柱伫立柱础之上,至二层的位置两根木柱之间由镂空雕花的额枋相连,额枋下方施精美雀替承托,额枋正中悬挂白底黑字的“三庆园”门匾,十分醒目。两根通天柱垂向街道方向则各伸出两根侧枋木,枋头作雕龙状。门楼左侧为与楼阁,二层有栏杆,右侧则为八字墙内缩连接另外的门店。

由门楼入内,是约十米长的幽深过道,穿过过道便可到达戏厅。清戏园室内平面是方形或长方形二层建筑,其一侧为戏台,一层三面环以廊座,中间为池座,四角设楼梯,二层环以廊座。

三庆园的戏台坐北朝南,台基一般高约1米,台前沿为半圆形,有约半米高的栏杆,台宽、台深均为6米、高5米。两侧柱上悬挂有对联,“假象写真情,邪正忠奸,试看循环之理;今时传古事,衣冠粉黛,共贻色相于斯”。

前后台以隔扇分隔,隔扇两侧开有上场门、下场门,上下场门均悬有绣帘也称台联,上绣“出将”“入相”字样。台上一般有一桌二椅以划分表演区,桌内为内场,桌外为外场。

徽班进京后,三庆园成为四大徽班首选的主要演出场所,三庆班每月初一至初四在此轮演,众多戏曲大家如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等均曾在在此长期驻演。清末民国初年时期,名角谭鑫培、路三宝、刘喜奎等在此驻演,刘喜奎因在三庆园演出《独占花魁》而名动京城,尚小云的重庆社和荣春社科班在三庆园演出了很长时间。1912年三庆园常驻戏班喜连成科班更名为富连成科班。1923年,京剧武生名家李万春首次以“李万春”的艺名在三庆园演出《战马超》,一鸣惊人。

1950年因建筑安全问题停演,后又成为大栅栏商场职工食堂,1972年修建人防工事,1994年老戏楼原建筑被彻底拆除。此后,一直被作为商业经营场所。2013年,三庆园老戏楼重建项目正式启动,依据民国十八年(1929)《晨报•星期画报》上的三庆园老照片和1960年由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测绘的三庆园平面图等历史图片和史料记载重建,现在所看到的戏园恢复的是1905年重修后的三庆园建筑格局。复建后的三庆园建筑面积1600平米左右,设置有传统池座、廊座、官座、包厢,可容纳观众200余人,配以现代的灯光音响设备,环境古朴优雅,舞台光彩靓丽,可充分满足观众的视听艺术享受。

贴士:

地  址: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18号

联系方式:010-63020192

乘车路线:

一、地铁

1、地铁2号线前门站B或C口出向南进入前门步行街步行约400米,见大栅栏铁艺牌楼向西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

2、地铁7号线珠市口站A口出向北进入前门步行街步行约500米,见大栅栏铁艺牌楼向西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

二、公交

可乘坐观光1线、特7路、71路、59路、20路、120路、夜17路、69路、48路、2路、622路、夜2路、夜18路、93路、特11路、66路至前门大街附近

广德楼

广德楼戏园位于大栅栏街39号,是一座兴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戏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几乎与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期建成的场馆,而且与那些剧院一样颇具盛名。

广德楼在大栅栏街西口路北接近把角儿的地方,如果从大栅栏西口进去,很显眼的一座建筑就是这家戏园了。清末民初,广德楼是当时京城经营最火、人气最旺的戏园。广德楼戏园舞台坐东朝西,宽深均为6米,高5米,十分气派。楼上楼下共1000多个观众席,是当时少有的大剧场。因为地理位置便利,再加上颇具规模的场地,使这家戏园受到了很多名家名角的青睐,纷纷到这里演出。像程长庚、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以及余紫云、余三胜、汪桂芬等堪称京剧“祖师爷”级的名角都曾在广德楼施展才艺。京剧名家荀慧生更是在广德楼戏园演出成名的。民国时期的著名京剧班子“喜连成”、“双庆社”、“斌庆社”等曾先后长期在广德楼献艺。1909年,百代公司也看上了这家戏园,在此拍摄了杨小楼的《金钱豹》、何佩亭的《火判》等黑白电影。那时没有戏园票房排行榜,要是有的话,估计广德楼绝对能在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上世纪40年代,一场大火将广德楼化为了灰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准备重修这座戏园。就因重修这家戏园,还与北京曲剧的发展有过一段佳话。北京曲剧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北京本土艺术形式,它是著名曲艺演员魏喜奎、曹宝禄等,以发展拆唱八角鼓的形式,并以单弦牌子曲为基调创作产生。北京曲剧一经创作产生,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当时正值新婚姻法颁布,这部法律可以说在人们的思想上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歌颂新婚姻法和北京曲剧的诞生,人民艺术家老舍特地编写了曲剧《柳树井》,上演后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老舍认为:“这是用北京土生土长的曲艺来演的戏,填补了北京地方戏的空白。”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也认为,应该给这个新剧种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以利其发展。但因曲剧刚刚问世,不宜在大型剧场演出,便决定在广德楼旧址上,修建一家仅容400名观众的小型戏院演出曲剧,戏院定名为“前门小剧场”。 得知北京曲剧将有专门的演出场所,魏喜奎等北京曲剧创演人员非常激动,大家纷纷到戏院建筑工地充当“志愿者”,为前门小剧场的修建贡献力量。1954年,前门小剧场建成了。1955年,上海人民评弹团的著名演员张鸿声、余红仙等第一次来北京,就是在前门小剧场演出的,这里成为全国地方戏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1957年,周总理出国访问刚刚回到北京,他得知魏喜奎等人新排的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正在前门小剧场公演,于是周总理便悄悄买票前去观看。周总理看完表演后,来到了后台与演员们座谈,大家一见到周总理,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在旧社会被称为下九流的“戏子”,还能够得到总理的重视。周总理认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排得好、演得好,他说:“我非常喜欢这出戏,倒并不因为它是我从小就爱看的家乡戏,而是因为它平反冤狱,可没有歌颂一个清官,借助的是两宫斗争,揭露了封建官府的黑暗,不落俗套!”不仅如此,周总理对剧中演员的戏服、穿戴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比如:帽子上的翎子不能直接插上,得有个翎筒子,才显得挺拔,不趴在脑后;穿纱补服时,得穿衬袍,不能露出两条腿来,还就剧中的礼节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周总理建议:这个戏改好后应该拍成电影。周总理来前门小剧场看曲剧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慕名前来,自此魏喜奎、北京曲剧和这家前门小剧场蜚声中外。后来《杨乃武与小白菜》以及接续排演的《啼笑因缘》在前门小剧场越演越红火,“文革”后,前门小剧场改称北京曲艺厅,老舍先生夫人、名画家胡絜青为北京曲艺厅题写了匾额。

在北京旧城日益加快的改造进程中,一些老戏院先后面临拆除的问题,而就在这种背景下,广德楼重修了。重张后的“广德楼”是一座青砖金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剧场,剧场内设有200多个茶座。据说重张后的广德楼将是京城唯一专门演出曲艺的高档剧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栅栏街39号(大栅栏西口内50米路北)

广德楼戏园电话:010-83197190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